作者:王海紅
“ 三吳行盡千山水,猶道桐廬更清美?!蓖]的山水之美千百年來被文人墨客們稱頌傳揚,無盡的贊美詩鐫刻在富春江畔的詩碑上,如燦爛的星光,照耀得桐廬熠熠生輝。在人們的腦海中,桐廬,是詩的世界、畫的故鄉(xiāng)。分水江、富春江活潑潑地奔騰在桐廬縣山勢蜿蜒的大地上,八山半水半分田的特殊地貌,讓這里的美景逶迤、秀麗而壯闊。
近日,我們乘坐大巴來到桐廬最美秘境富春山麓,登上游輪,開啟了一段短暫、詩意的山水之旅。
船離開江南龍門灣碼頭,徐徐向前拐彎,長須石雕漁翁拄杖率鸕鶿們笑意盈盈地目送我們離岸;漸行漸遠(yuǎn)中,堤邊的攬月橋變成了碧水中躍起的一條小白龍,云峰煙水閣化作了青山臂彎里攬抱著的一盞藍(lán)色寶蓮燈。
順江向群山深處漂去,天遼闊,云悠悠,遠(yuǎn)山如黛,江水如綢。船在江面上滑行,山靜水長,但聽得舷邊翻卷的浪花輕輕吟唱;和著陽光的熱烈,風(fēng)掀起水的清涼,一遍又一遍澆灌在我們的身上。 青山兩岸走,人在畫中游,哦,那種愜意,讓倚在窗欄神思遠(yuǎn)游的我們,真切感受到了“風(fēng)煙俱靜,天山共色”的寧靜致遠(yuǎn),悠悠蕩蕩間,心中驀然升騰起“從流飄蕩,任意東西。”的瀟灑豪情。
沉醉在富春江小三峽的旖旎風(fēng)光里,很容易為她清麗的容顏而傾倒,你會真的從心底里認(rèn)同人們對她“奇山異水,天下獨絕”的贊譽。船在兩山對峙的江面上行駛,碧綠的江水依山而行,開始一瀉千里、視野平闊,真有“兩岸青山相對出,孤帆一片日邊來”之意;正快意行走之間,遠(yuǎn)處忽然拐過的兩三座山峰,一下?lián)踝×俗杂神Y騁的江水,江面驟然變暗、變窄,讓人又生“山重水復(fù)疑無路”之憾,然而,當(dāng)船慢慢駛近,拐過一個彎,江面復(fù)又變得明朗,“潮平兩岸闊”頓時讓我們眼前一亮,胸臆頓開。
這里的山亦為水生姿。山體可愛,露出水面的部分形狀多為渾圓形,像撐起的巨大帳篷,像拱起的遠(yuǎn)古野獸脊背,水流船行山移,景色隨時變化,正如詩中所寫“一折青山一扇屏,一灣碧水一條琴?!?/span>
山上綠樹如茵、百草豐茂,蓬蓬勃勃向上生長。山腳密林深處偶現(xiàn)白墻灰瓦的民居,清晰可見的細(xì)細(xì)竹籬、逐漸隱沒的石板小路都會讓人頓生親近之心。山勢柔和,遠(yuǎn)處的山峰連綿成清灰色的波浪,向兩極鋪展,將藍(lán)天與碧水阻隔成永恒的相望;近處的山上,茂密的植被形色各異,從墨綠至淺綠間或一兩點紅紫橙黃,像羽毛、 像令箭滿滿當(dāng)當(dāng)插遍了山坡。給我的感覺,這里的山不險峻、不高大,整體氣質(zhì)敦厚,天真如孩童、俊秀像少年。
這里的水綠得純凈,自有特色、美得別具一格。在江邊,江水清澈見底,細(xì)碎透明的波浪輕卷而來舔舐著岸上的石塊,讓人心生寧靜;及至江中,山頓水湍,人偎在船邊,眼睛就被那濤濤江水拽住了。那水遠(yuǎn)看如明鏡、近觀似水晶;水色碧綠,倒映著大山像翡翠、延伸到天際像綢緞。山是一種綠,水是一種綠, 無垠的綠,浩浩蕩蕩環(huán)繞、包圍著我們,當(dāng)西邊的日光穿透云彩潑灑到漾漾的江面上,那“斜陽流水推篷坐,翠色隨人欲上船。”的絕妙意境便呼之欲出了。
短短的兩個小時,我們穿越龍門峽抵達(dá)子陵峽,遠(yuǎn)遠(yuǎn)瞻仰了嚴(yán)子陵釣臺周邊的奇異風(fēng)光,只見東西釣臺的巖壁高高懸突于綠色的山體上、墨瓦白墻照壁醒目地橫亙在山腳邊,粉墻上黑色大字行云流水,自由舒展的氣息在青山綠水間盈盈蕩漾。
飄行在富春江如畫的山水中,我們的心漸漸寧靜下來,仿佛自己已然化作了江上的一縷清風(fēng)、山上的一棵小樹、水中的一朵浪花,眼睛變得舒適、靈魂變得純凈;愉悅,像甘甜的泉水一般自心底涌出,促使我想呼喊、想長嘯、想放歌;想如山一般豪邁、 想似水一般無拘 、想像山頂?shù)脑旗F一般自在、想像前方那只潔白的江鷗,隨意漫游、海闊天空……
忽然就理解了,嚴(yán)子陵與黃公望的終極選擇:千里江山,取一瓢青綠,滌吾雙眼、凈吾靈魂、愛己及惠及他人。在短暫人生里,追尋自由與快樂,才是生活的真諦啊。留戀在富春江畔,看“云山蒼蒼、江水泱泱,”品“先生之風(fēng),山高水長”的我們,何否以千百年前的古人為鑒,拋棄凡俗之心、邁開從容步履,以悅己之態(tài)、盡覽人間風(fēng)情?